

全国免费诊疗服务热线
--400-6720-120--
抑郁症患者自杀率居高不下,身边人的不当语言是帮凶。
作为精神类疾病,其治疗需用药与心理疏导同步进行,因此除了服用针对大脑病灶的安全药物外,还要定期为患者做情绪疏导,解开其心结。语言沟通或交流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,但照顾抑郁症患者的家属、亲朋往往会走入误区,认为心理疏导是专业人员的工作,自己做不了,也与自己无关,还和往常一样跟患者随性交流、开玩笑,实则大错。
定期的专业心理疏导可有效降低抑郁自杀率,同样,家人的科学交流也有助于防止自杀事件发生,需做到以下几点:
不要说“开心一点”、“想开一点”类似话语,因为现在令患者痛苦的不是心情,而是疾病,抑郁成疾的疾病,不再是单纯的抑郁情绪。
2、“你挺逗逼的,怎么可能抑郁,别装了”这种偏激的话必须禁止。
3、学会倾听。倾诉是患者自我解开心结的一小步,此时静静听,偶尔温荣的回应一下,千万不要说“你有啥可抑郁的,我还抑郁呢”,否则会使患者又将自己封闭起来,加重精神症状。
4、不要问患者“你为什么要抑郁?”很多人的抑郁症是无法找到确切病因的,就像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癌症一样。
5、不要说“这又不是什么好事,有什么好到处说的”。诉说,会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,也是一种自我疗伤的方式,所以不要调侃。
抑郁症患者的绝望与自杀,除了疾病本身的折磨,还来自于外界的误解或轻视,许多的冷嘲热讽和敏感话题会让其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。所以,作为家属和亲人,应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理解、鼓励与倾听,如若不会沟通,可向妙如意中医门诊的医生了解、学习,在这里还能学到应急处理患者情绪失控、脾气暴躁等突发情况,或有幸令患者享有免费心理疏导,大大降低自杀率。
下一篇:多吃核桃,少抑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