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诊疗服务热线
--400-6720-120--

互联网医院先行者  名医大家聚集地
社会公益践行者   患者康复放心企业

搜索

服务疾病

首页> 精神疾病> 抑郁症

治疗中病情反复,能否说明治疗无效?

  患者对疾病治疗有效与无效的判定非常简单:有效,就是精神状态比以前好;无效,就是精神状态没有以前好,或治疗初期好,中间又出现了反弹。

  关于“有效”我们不再做分析,但是关于“无效”,患者与家属对此存有误解,这对后期治疗的进行,相关疾病的治愈十分不利。

  治疗到1个月时,效果明显,患者与家属倍感欣慰,自信心大增;但治疗到2个月时,效果不如第1个月好,或治疗进程缓慢,或出现了治疗之前的某个症状,于是抱怨治疗无效,说药物不是真的。

  患者与家属渴望康复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疾病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等到被发现时,它已根深蒂固,所以,治疗也必须是循序渐进的,一蹴而就的速度,以当前医疗水平尚不能达到。“病去如抽丝”,这也是给身体以适应健康的机会,就比如,即便是饿,也要一口一口吃饭,如果一口吞下一个馒头不但不能缓解饥饿,还极有可能损伤肠胃,甚至被噎死。

  那么治疗过程中,疾病为何会出现“复燃”的苗头?针对这个问题,重点给患者和家属解释一下。

  治疗前1个月(或一段时间)效果好,足以证明药效良好,治疗后第2个月(或第几个月)效果不如前期治疗好,是因为,疾病会产生短暂的抗药性,举例说明:一个战地,当我方接连打胜仗时,敌方会誓死反抗,并将在前期对抗中总结出的经验全用上,导致我方在以后的战斗中,进攻的比较吃力。

  临床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,所以不要因此就武断认定为治疗“无效”,应再坚持一段时间。如果治疗药物当真实力不强,自然会在接下来的检验中败下阵来;如果治疗药物是个潜力股,就会因此度过瓶颈期,取得新的治疗突破。要知道,我们绝对不是再给治疗药物机会,而是给健康机会!

  因此,切记,治疗中若出现疗效不如以前的状况,不要急于否定,更不要自行放弃治疗,应先联系指导治疗的工作人员,冷静分析,沉着应对。